目前增速回落是否合乎预期?权威人士认为,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要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 经济运行为何出现走势分化?权威人士表示,这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怎么办?权威人士说,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投资本身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调工资、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须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 如何看待经济运行风险?权威人士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宏观调控应当从何处着力?权威人士强调,宏观政策要把握好分寸,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矛盾。因此,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记者 龚雯、许志峰)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陈述贤介绍,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偏僻边远的荒山荒地和残次林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为国家生态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发展却陷入困境。特别是近年来,多数国有林场普遍面临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上来,生态服务的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国有林场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倪元锦 谢晗)北京市大兴区环保局监察支队13日对位于大兴区黄村镇孙村的2家家具喷漆设施实施了现场查封。在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之前,针对此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部门只能进行“行政处罚”“责令整改”。第一循环按照上赛季WCBA联赛的成绩排名从高到低进行分组,A组为第一名至第九名,B组为其余队伍。
据通报,6日18时许,昆明国旅旅游汽车有限公司云AL3356号旅游客车(核载39人、实载36人,含驾驶员和导游)从澳门永利万利驶往昆明,行至楚大高速公路南华县境内K40+800M路段时,车辆撞上前进方向右侧护栏后,翻出有效路面。事故造成4人当场死亡,3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29名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到楚雄州人民医院救治。
会议拟作出一系列重要规划和部署,将为提升上合组织多边务实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解决现存问题提供有力指导,为成员国共筑安全稳定、共谋发展转型提供助力。
编辑:罗纮武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