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逾160万人义务植树 栽植beat365网140多万株全国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妇联组织举办了“清风正气传家远”家庭助廉行动,通过领导干部亮家训、廉洁家庭大家谈,引导干部带头弘扬清正家风、筑牢反腐防线。同时深入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和“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巾帼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覆盖妇女3000多万人次;“我爱我家”家庭情景剧展示活动吸引7100多万网民参与;“家庭教育空中课堂”为750万家长提供指导服务。
一位会说中文的巴西官员,开着让他赞不绝口的中国品牌汽车,搭载中国记者驶入巴西总统罗塞夫的住所。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久前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采访经历,中巴“命运共同体”合作深入可见一斑。当地时间5月18日,令罗塞夫“非常期待”的中国总理李大大就将抵达巴西,开启“环球十万里”的首站访问。 巴西多位部长级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了此访可能涉及的一系列议题,大到空间技术合作小到一片牛肉。 巴西外交部东亚事务beat365网负责人奥朗达告诉本报记者,李总理此次来访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以落实席大大主席去年7月份访巴成果,当时两国签署了56项合作文件。 历史仅半个多世纪的巴西利亚以其块状分明的功能区规划闻名于世。巴西总统府和内阁部门都集中于当地的市政功能区。在这片“部委大院”,巴西外交部是设计感最佳的建筑之一。不过,这里面的主人没有太多时间欣赏窗外的风光。 达米科是巴西外交部金砖事务负责人,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每个工作日清晨6点,自己就会醒来打开笔记本电脑,投入工作状态。参与协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备是达米科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财政部近日披露的信息显示,金砖银行首任行长将由印度人担任,银行总部则已经选址上海浦东世博园区。一位金砖国家外交官对本报记者称,上海拥有金融中心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优势,中国提出的选址条件是其他国家难以匹配的。 新一届金砖峰会将于今年7月份在俄罗斯举行,去年巴西金砖峰会的一系列成果将得以落实。彼时,中国国家主席席大大出席了峰会并访问巴西。一年后的今天,金砖国家财金合作如何再上台阶,这是中巴两国领导人此次会晤的一大关注点。 在展望此次巴中高层互动时,达米科的同事奥朗达也提到了金砖银行,他更愿意将它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放置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治理的高度上看待。 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七大经济体,中国和巴西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将中国发起设立亚投行视作一项非常积极的倡议,这和金砖银行以及应急储备安排的设立有着类似的担当。” 谈到巴西对亚投行抱以积极期待时,奥朗达的嘴角掠过一丝微笑,“亚投行的建立或许是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巴西总统罗塞夫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强调,巴西认为亚投行的建立是近年来基础设施领域最为重要的举措之一。在前瞻李大大访问巴西时,新华社报道强调,巴西是美洲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在中巴政治互信大树开枝蔓叶的同时,两国期待收获更多经贸和商业合作果实。 拉马略曾不下十次访华,他表示,今年可能再度前往中国拜访贸易部门,借此机会讨论、推介关于投资巴西的商机。 在罗塞夫“预披露”的两国领导人会晤议题中,就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她相信,中国对巴西铁路方面的投资必不可少。2014年7月,席大大访问巴西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加强铁路交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巴西、秘鲁决定合作探讨建设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 外交部近日举行的媒体吹风会披露,除巴西利亚外,李大大总理还将访问里约热内卢,参观中国装备制造业展览。“中国制造”已经在巴西刷出了存在感。例如,中国北车出口巴西的电动车组和地铁列车为2014年世界杯提供便捷运输服务。 拉马略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坐过中国高铁,领略到了它的高科技。 奥朗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席大大去年访问巴西是历史性的。当时,两国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下称《声明》)。这其中涉及数十项合作文件和经贸大单。 比如巴西装备对华出口,经两国政府批准,中方有关企业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署了60架E190飞机采购相关协议。奥朗达表达了对落实这项订单的渴望,他表示,巴西能为中国这个非常重要的民航市场做出贡献。 在奥朗达看来,科技领域合作有望成为李大大访问的一个重要议题,例如气候变化、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在“更高层面”的空间技术合作领域,中巴的合作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奥朗达称,两国已经合作发射了五颗卫星,最近一次是在2014年12月份。 除了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奥朗达透露,为了加快推动巴西牛肉、猪肉和鸡肉的对华出口,两国农业领域人士正在就建立相关快速追溯机制展开谈判。去年的《声明》中,中方宣布解除巴西牛肉输华禁令,双方承诺对巴西牛肉、猪肉、禽肉出口企业在华注册工作给予特别重视。 罗塞夫说,巴西渴望把握中国经济发展中提供的所有机会。奥朗达提到了中国消费和服务领域对于GDP贡献的增加。“巴西将参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历程并因此受益。”这位巴西外交官达不失时机地推介起了巴西的软件和影视出版产业合作机会。(李兴仁)综述:英国社会各界热切期待习主席访英此前已有有投资人向北京证监局举报过乾元泰和,2022年5月北京证监局认定,该公司存在未按照基金合同关于止损线的约定进行投资操作(涉及其他产品)、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将对乾元公司beat365网行政监管措施。
某种程度上,西藏取得进步的方式,或许比西藏进步的幅度,更能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最大的感慨,无过于西藏选择了一条有前途的正确发展道路。而50年的历程,也足以验证西藏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 国新办9月6日发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中说:过去的50年,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评价一再被重申,也一直被西藏50年来的发展历史所证明。 这些年到过西藏的人,首先可以从感觉上印证这一点。西藏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并未改变一点,即如今的西藏还是一片纯净的土地。那里地广人稀,却仍被视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自然条件艰苦,人们还一直向往着哈达一样洁白的生活,注视高远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物质生活在大踏步地改善,但精神生活的宁静未曾改变,这不能不说是西藏的幸运。这正得益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包容性。 过去的西藏,在现代化的重要关口落后一步。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自治区正式成立,党中央治藏方略的核心,始终是在维护西藏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举全国之力引领西藏迈向现代社会。这里说的稳定,并不只是社会治理层面的,也不仅意味着政治上团结、经济上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等。它还意味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虽然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社会变迁,却不曾扰动西藏人民基本的心灵生活,同时保护和传承好了西藏的传统文化,还不以牺牲西藏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西藏工作重要原则,显然也是为了帮助西藏实现更高层面的稳定发展。 某种程度上,西藏取得进步的方式,或许比西藏进步的幅度,更能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从现代化的数字指标上看,2014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亿元,虽然还是全国最后一个低于千亿元的省份,但就是在这样的经济体量下,让300多万西藏人民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基本迈进了现代文明生活的门槛。而与此同时,西藏的江河、湖泊、森林、草场、湿地、冰川、雪山和野生动植物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对当前这个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这样的生态状况,是殊为不易的。 西藏能走出这样一条得民心的道路,和中央的支持、全国人民的援助分不开。而历史背后最大的推力,无疑是文明位势和民心所向。50多年来,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废除农奴制、接受现代文明生活,等等,主要是当历史进步提供更大空间以后,西藏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拿最不容易改变的生活习惯来说,以前西藏流行萝卜、白菜、土豆这“老三样”,而随着本地蔬菜自给率达90%以上后,许多家庭开始研究做菜,电视里各类烹饪节目大受欢迎。改变西藏人饮食文化结构的,是人们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真实向往。 这些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国家对于西藏发展的各种政治安排、政策方针是有效的,50年来稳定西藏局面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有力的,长期坚持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可行的。西藏的现实发展道路,远比任何人臆想的“中间道路”靠谱得多。(刘天亮)
编辑:昊天
相关热词搜索: